首页

品丝论足女王莉莉娅

时间:2025-05-29 01:40:57 作者:三部门:打造先进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应用标杆 浏览量:85574

  中新网玉林3月7日电 题:广西玉林铁路工人寒夜换轨护航运行安全

  作者 谭育俊

  进入3月的广西玉林春雨霏霏。凌晨3时,毛毛细雨伴随冷飕飕的寒风带来阵阵寒意,国铁南宁局玉林工务段组织玉林一场维修工区、钢轨焊修一工区共30多名职工,集结在黎湛铁路线下行140公里加120米处的线路旁,等待换轨施工命令下达。他们当夜要在180分钟天窗点内,完成一根25米长的伤损轨更换下道任务。

  按照换轨施工方案,现场作业人员分为吊轨组、扣件组、焊轨组、拨轨组、质量控制组等5个小组,大家忙而有序地做着各种工机具和材料检查、测试、清点工作。

玉林工务段职工在玉林一场进行钢轨接头焊接前装模作业。谭育俊 摄

  “全体注意:封锁命令已下达,天窗时间为4时30分至7时30分,各组按照施工计划开始作业!”玉林线路车间副主任李旺一声令下,一场更换伤轨的施工作业在黑夜中全面展开。

  “雨天路滑,大家注意踩稳抓牢!”玉林一场维修工区工长黄孝胜大声提醒道。

  只见6名职工分别从南北两端立起吊轨小车,将固定锁销牢牢扣在对向固定轨后,随车人员同时摇动把手,随着钢丝绳缓缓收紧,吊轨钳稳稳“抓起”待换新轨。

  在涂油机手精准操作下,固定扣件的螺母松脱,紧随其后的人员取弹条、撤垫板、拾螺母,将松卸下来的扣件整齐有序放置在枕木头上。

  锯轨手郭桂鑫弓步向前,摆好架势,手握锯轨机缓缓下压,高速旋转的砂轮片在火花飞舞中渐渐切入伤轨,“啪”一声钢轨被分成两段。

  “大家拿稳撬棍,其他人不要站在轨前,要一起用力!”黄孝胜向大伙嘱咐安全注意事项。

  拨轨组12名职工手执撬棍,排成一列、扎稳马步,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黄工长,等待着发力号令。

  “一二、一二……”拨轨组将一根根撬棍牢牢插入轨底支点处,钢轨一点一点移动。

  “再来一点。”黄孝胜站在前方,边打手势,边用对讲机指挥。随着撬棍慢慢转动,钢轨缓缓“起身”,翻轨头、卡轨底,大家配合得恰到好处。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声,旧轨出槽、新轨落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施工还在继续。

  玉林钢轨焊修一工区青年工长陈美民熟练地将砂模装在预留的接口上,用铝热焊砂紧密填充,随后在两段钢轨的接缝处安装上一个“砂锅”,对焊剂进行高温熔化。只见陈美民将焊枪封入砂模内,扭动着焊枪阀门,伴随着“嘭嘭嘭”的声响,迸发出一团团火焰,焊剂“滋滋滋”地在坩埚里冒着刺眼火光,喷出火焰炙烤燃烧着,焊药正在加速预热。

  焊轨组压轴出场,支模、架炉、加料、点火、拆模、整形,动作一气呵成,钢花四溅之间焊接处钢轨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玉林工务段职工在线路上进行钢轨焊换切割钢轨作业。谭育俊 摄

  “反应时间8分钟,冷却温度为280℃,可以进行推瘤、打磨、锥边作业。”负责钢轨焊头整形的青年职工黄焕权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双手紧握打磨机,眼睛盯着轨面,生怕细微晃动影响钢轨廓形打磨质量。

  “回检一定要仔细,尤其是轨距、扣件和拉杆,不到位的要及时调整。”李旺一边叮嘱回检人员,一边组织职工调整轨距、复紧扣件。

  从卸扣件、切钢轨、拨旧轨,到新轨入槽,焊联、打磨、检测,180分钟的“天窗”非常紧张,每个人都在线路上“抢”时间、“攻”任务。7时30分,换轨任务按时完成,安全正点开通了线路。(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德市政协赴香港交流:拓宽朋友圈 共谋新发展

两岸学子还通过音乐共享艺术之美。当天上午,在阳明交通大学,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于书涵,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大家认识了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清华大学学生李泽森选择了经典小提琴曲目《梁祝》,“这首曲子大家耳熟能详。音乐是最好的沟通桥梁和语言,希望透过音符表达对参访宝岛台湾的热情,以及对主办方的感恩。”(完)

广州市军休老年大学揭牌

三是海量数据优势。推进14亿多人口共同走向现代化,必然会形成海量数据,将海量数据要素化、价值化、市场化,能够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难得的庞大数据要素支撑。

受台风“小犬”影响 广东多条水运航线停航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适老化改造主要集中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普通老年人难以享受到相关补贴。今年以来,上海、浙江、宁夏、甘肃等地除了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补贴改造,也在尝试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让更多老年人受益。

六盘山区华北豹种群向外围扩散

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获悉,5月3日午后,G40沪陕高速提前迎来返程车流,崇明往市区方向车辆逐渐增多。据警方预测,5月3日下午至5月5日夜间,整个返程期间将有超过20万辆车次经G40长江隧桥返沪,崇明警方已根据节日预案启动24小时不间断“护航”模式,确保返程车流平安有序。

台湾PMI连续14个月紧缩 专家指“缓步回温”

数据显示,在中非共同实施“九项工程”的减贫惠农工程项下,中国立项实施向马拉维、布隆迪、科特迪瓦提供农业技术援助等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中国减贫经验正在助力更多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